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浅谈班级文化对班风形成的重要作用——班风建设策略研究 宋乃青
作者: 发布于:2016/4/12 7:53:42 点击量: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战场,它具有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的双重作用。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良好的班风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环境。然而,影响班风形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班主任个人的特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班级干部的影响以及班级文化都会对班风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重点谈一谈班级文化建设对班风形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硬文化 软文化 班风

 

  班风就是指一个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内在与外在的共同表现。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引导、甚至是训练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围,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

  尤其是对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判断是非的标准还不够坚定,很多时候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够更好地熏染学生的人格。

  受学校校园文化的熏染,我所期待的班风是“大气儒雅”的,然而,梦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退而求其次,我所努力打造的班级显著特点是“文明有礼”。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班风,我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园地,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

  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二、“硬文化”对班风形成的重要作用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一)教室的卫生

    古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这个“家”的环境将直接影响学生一天的状态,所以,努力使班级干净整洁是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的。这也不意味着完全都要班主任亲自打扫,可以也应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给每一个学生一份担当,承担打扫班级卫生的一个任务。

(二)教室的布置

    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只是打造硬文化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着重设计了“班风墙”和“我的班级我的家”。班风墙就是将班级要努力形成的班风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一面墙上。班风墙上面的字不能多,只有四到八个:文明有礼,大气儒雅。每一个字都是大而清晰、显眼,用意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是什么、该怎样做。“文明有礼”是短期目标,“大气儒雅”是终极目标。

    这一板块是借助班级的后黑板,让它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我的班级我的家”,顾名思义,这是学生们大展拳脚的地方。所以,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和学生们一同商量、讨论而最后确定下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班徽的设计上,我在班级有意识地开了一节“班徽设计大赛”,在海选和班级全员投票之后,确定了现在的班徽,它代表着五年八班这艘小船航行在学校的大海上,51个同学朝向同一个目标。这样的一个形象的班会张贴在班级,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很重要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我不告诉我的学生你该怎么做,我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来说话,告诉我的学生进到这个教室后你该做什么。所以除了在教室的卫生和布置两方面下功夫外,我还充分利用了班级每一个可以利用的角落。例如:在“卫生角”,粘贴相关标语,告诉学生扫除工具的摆放位置;在“图书角”悬挂标语,提醒学生借阅图书的时间、借阅的本数等。

三、“软文化”对班风形成的重要作用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的建设。班级“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

(一)提出班训、设计班徽、谱写班歌

     这三个方面是与“硬文化”中班级布置一脉相承的,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起始点,像一场大型活动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每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给学生渗透这样的理念:让班级以你为荣,让我以班级为傲。所以,在设计班徽、谱写班歌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徽、班歌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让文学经典引领学生行为

  我现在所在的小学,从建校之初就秉承着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宗旨,从低年级的《三字经》和《弟子规》,到中年级的《唐诗》和《宋词》,再到高年级的《论语》、《三十六计》和经典文言文,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文学积淀。学生耳濡目染,有些已经能够内化为一种行为,于是我在营造班级软文化时,也努力借助这些文学经典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是来自于“四—二—一”这样模式的家庭,他们自我为中心,作为老师,我们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通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式:老师,不是我......他先......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式,而这与“大气儒雅”的班风是大相径庭的。一天,在带领学生晨读时,读到了我《论语》中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了我很大触动:何不用这句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我在班级开展了以“老师,不是我......他先......”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伊始,我先让学生运用语文课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充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加深理解,接着让事先已经排演好的同学表演情景剧,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最后再让学生联系这句话畅谈自己的想法。许多同学在谈想法的时候都是非常深刻而又说服力的。自从召开了这次班会之后,再遇到问题时,我听到的“不是我......”说的少了,而“我哪里做的不对”说的多了。班级学生更懂宽容,也更加有礼了。这就是“润物无声”的巨大潜动力。

(三)让阅读涵养学生性情

  我总以为,学生能够沉下心来读书了,班级自然而然也就稳定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文明了;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书的世界,他们的视野也就开阔了,心胸也就豁达了,也就能更加有礼了。所以,我和学生们、家长们一同设立了班级的“阅读存折”。此存折每人一本,丢失可补。每读完一本书可存入存折内,每月定期支取“班币”(可以在班内流通兑换)。这样的做法大大刺激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我在班级书柜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们借书读。刚开始,图书角的书很少,虽然借书的热情很高,但学生捐书的热情却不高,于是我就主动购买图书放在图书角里,然后将捐书的同学的名单发到班级的QQ群,并大肆地进行表扬和奖励。慢慢的,班级书柜里的书越来越多了,学生们已经习惯没事的时候就站在书柜前抽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然而,仅仅只是让学生热爱读书还不够,还要充分利用书的力量充实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作为班主任,我希望我每天的工作轻松,班里全是好孩子,所以我推荐学生阅读《我要做好孩子》。限时读完后,我们召开了《我要做好孩子》读书交流会,学生们畅谈了什么是好孩子?怎样才能做好孩子?那段时间,班级处处、时时都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样的语言。

  作为语文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感受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品质,体验文字的力量。于是,我又推荐学生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不要忽视书籍的力量,它能让学生的在内化之后,进一步外显为一种行为。

  良好班风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生一旦置身于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力量。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414767-439326.html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浅谈班级文化对班风形成的重要作用——班风建设策略研究 宋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