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关于小学英语朗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王薇
作者: 发布于:2016/4/12 8:02:34 点击量:

【摘要】 笔者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180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英语朗读的调查和研究。研究表明现阶段小学英语朗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朗读的意识、指导朗读的技巧、运用朗读的多种形式入手,从而让英语朗读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英语朗读,朗读技巧,朗读形式,英语学习

 

一 、小学英语朗读的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的二级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四级目标又进一步指出:“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得不到师生的重视。而且学生们对英语朗读的积极性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可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他们使用了一些“新型”的读书方式,如:

    ( 一 )“静音式”朗读

    朗读就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和基本功,就英语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些学生朗读时不出声音,只见他们的嘴巴在动,却无论如何也听不到他们发出的声音;或者看到他们的口型与其他学生并不相同。这种做快速阅读和滥竽充数式的朗读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毫无促进作用的。

    ( 二 )“歌唱式”朗读

  “拖长音”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朗读时的通病。把每一句话读得都像是在唱歌一样,根本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含义更谈不上情感交流了,无法准确地进行朗读,只能是拿腔做调地乱模仿一气。这样的学生是只有读书热情而却方法不足,没能明确朗读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 三 )“念经式”朗读

  文章是带有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的,无论是会话练习,短文、诗歌、还是故事,都是需要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揣摩说话人的表情、神态、情绪和动作的。绝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带着变化的感情色彩去体味所读内容的。始终保持一个腔调,既无高低起伏又无抑扬顿挫;既无轻重缓急,又无感情色彩,这样的“念经式”英语只能让学生达到读课文而却忽略了朗读课文的意义。

     ( 四 )“喊麦式”朗读

     放声朗读是指清晰,流利地进行朗读而绝非毫无意识地拼命高声朗读。使声音始终保持地刺耳的程度,犹如进入“KTV”中对着麦克风最大限度地放高音量,声嘶力竭地朗读。不仅不能起到朗读的作用,而且还极度容易产生疲劳,逐渐让学生丢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耐心。     

     二、 朗读现状的成因与分析

     针对“英语朗读重要性”这一问题,笔者对本校四年级的1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

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与所执教班级四年级的某班学生进行的访谈,笔者了解了一些学生朗读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成因。访谈内容如下:

  [访谈实录]

教师:你们在朗读的时候遇到过问题吗?为什么不敢出声朗读呢?

学生1:我牙齿正在矫正,发音不是很准。

学生2:单词不是特别熟,有时候认识意思,但是不确定读音。

学生3:同桌在课外班学习英语,我一发音,她就笑话我,我就不好意思张嘴。

学生4:课文内容越来越长,感觉读一句话要费劲,一口气读不下来。

学生5:周围好多人都在小声读,我也不好意思声音比他们大。

学生6:我都读了好几遍了,都没意思啦。

学生7:内容太简单了,就是来来回回的这么几句话,跟语文课文不一样,读起  

       来没意思。

......

  笔者从上述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中已经看出,学生不愿意,不乐意出声音正确朗读课文的原因,有其自身的内存原因,也有教师们应该重视的外在因素。笔者认为共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尚未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缺乏正确有效的朗读技巧、有限的朗读操练方式。

    ( 一 )尚未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1.考试因素。由于目前英语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以书面为主,而口语测试或加试都是在笔试之后或比重远远低于笔试。

     2.教师因素。有一些教师本身不是很重视朗读,一味地追求语法、写作等方面,而忽视了朗读训练,限制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 自身因素等。当然,仅凭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的重视程度也对学生朗读的意识和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自身对朗读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要求也让朗读的水平变得参差不齐。

     ( 二 ) 缺乏正确有效的朗读技巧

  在40分钟的英语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带有鼓励性的提醒和建议,如“I’m sure you can read it better. Read it quickly,please.”...

  可是究竟如何让学生能够勇敢地大声朗读,如何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读好呢?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技巧指导。

     ( 三 )有限的朗读操练方式 

  通常齐读、自读或是跟读都是课堂中采取最多的朗读操练方式,一些教师也会采取分角色朗读和小组朗读。这些方法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方法,时间长了难免会形成“操练疲劳”兴趣降低,而失去以往对英语的热情。

三、 课堂朗读的实践

    林语堂先生在其《开明英文读本》的卷首语《学习英文要诀》中提到“四到”——耳闻、目见、口讲、手到。“四到”中以口讲最为重要。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语言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一种靠完全单纯的声音刺激才能转换成具有抽象意义的符号。朗读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过程。朗读使抽象的语言直观化,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一些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这种潜移默化习得的英语自然地纠正了原来不规范的英语,从而减少学生的口头和笔头错误。

    朗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可以丰富词汇量,加深阅读理解,练习口语,培养英语语感,陶冶情操,为了能够让其他同学养成主动朗读的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他们朗读英语的兴趣。

       ( 一 )提高学生的朗读意识。

       1. 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朗读意识。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机械朗读会使他们感觉乏味枯燥。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以及小孩子好动的生理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有表情地朗读;朗读材料节奏化、情境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倾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的影碟,然后模仿练习,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组织丰富多彩的朗读训练(如讲故事、演讲、猜谜、报道校园新闻)也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朗读英语的兴趣。

        2. 借助家长的力量

为了培养学生每天读英语的习惯,除了在课前由担当读之外,课后在家的听音跟读和自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朗读习惯是受益终身的。有些课后班或培训学校,为了让学生都能有个好成绩,千篇一律地让学生不停地快速的读单词或句子,像机关枪一样,不仅学生会很疲劳,更会像完成任务一样把朗读成为不得不应付的鸡肋。而学校中的一些老师只是在业中布置背诵的作业,而却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在笔者班级,家长经常会是学生作业中的一部分,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分角色朗读故事并表演给家长看。让家长参与其中让学生由被动朗读变成主动朗读,并多加操练,学生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

    ( 二 )朗读技巧的渗透

     英语朗读教学中,技巧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以及对朗读细节的来启发学生。

     1. 处理好“轻”读与“重”读的关系  

     由于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缺乏剖析和理解,很多学生把英语朗读同语文课的朗读区分开来,即读完即可,久而久之,学生读出来的词句都保持着一个语调。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轻”和“重”的关系,都会学生根据文本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来确定重读和弱读的词句。

  笔者通过对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3A中Unit 11 A big fish一课的教学,一句“What is it, Mum?”放在不同的位置,采取的朗读方法就有所不同。第一处“What is it, Mum?”出现在小猫第一次看到蝴蝶飞来兴奋而快乐,并没有意识到声音大小会对猫妈妈钓鱼产生怎样的影响,因而应采取重读,并加入小猫当时兴奋无比的情绪,这样就可以把小猫当时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如果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好情绪,可以让学生看图模仿小猫的肢体动作,像配音演员给影视作品配音一样,里面的人物如何,配音的工作人员就要做出相同的动作,这样才能够把人物当时的声音状态以最佳的方式呈现。而第二次出现,是猫妈妈已经在之前用食指放在嘴唇边做了“Sh...”的动作,以此来提示小猫说话要轻一些。所以这一处的处理应该是“轻”读。这样就把小猫虽然好奇,但却还是能够听取妈妈的意见。

      2. 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  

  情景教学在英语课堂的重要性一直是被大家所公认的,因为语言是一定会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定和影响的。而“情”和“景”又是分不开的,同一个句子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朗读,要求不一样,效果不一样,而所传递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4A中Unit 8 At school 中对喜欢的东西进行问答。“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carrots.”设定不同的情况,两句话会读出很多种效果。笔者分别创设了母子二人购物,孩子非常累,不想逛了,所以妈妈用的是特别温柔的语气,而孩子是敷衍回答的,语不对心的方式。第二种情景同样是母子二人购物,结果是孩子边说边想。这样就可以在I’d like some...处进行停顿,做出思考的样子和时间。可以把语言真正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地环境中使用英语。第三种情景是夫妻两人购物,丈夫一边走一边看手机,问妻子,妻子说了两次“I’d like some carrots.”结果丈夫还是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妻子特别生气地又最后重复了一遍,并提高声音,把每一个单词都拖长音,重读,突出了妻子情绪激动的神情。

  这样让学生在朗读英语时自然会有轻重缓急,切合语境。

  ( 三 ) 多种朗读形式的运用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会,新鲜而有效的形式变化会激发他们朗读英语的热情。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可以让学生立体,多方位地感知英语,从而产生深厚的兴趣。

   1. 个体与团体朗读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已经走入到笔者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朗读的主体,由学生代表作为小教师,一排一排领着大家轮读,每一组过道上一名小教师,这样让学生更乐于加入朗读中,并有意愿想读得更好,成为全体的示范。

     2. 机械模仿与个性表演朗读相融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朗读水平就会有多高。”许多名家大师也都说,示范朗读是朗读指导的一个法宝,而模仿是人们最爱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技能习得方法,学生最初的朗读都是靠模仿来完成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地演绎课文,可以先呈现录音和视频,让学生机械模仿语音语调。再观看视频和图片,模仿角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小到面部表情,大到手的位置,头的方向等等,都跟所扮演的角色保持一样的动作才可能把角色的发音位置,说话时的神态,情绪都完全释放出来,达到儿童话剧的效果。因为如果学生可以表演得生动形象,一定需要对台词和整篇故事理解得非常透彻,这样才能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和内化。如果有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或续编,真正让学生主动,乐于去学习运用英语知识。    

【小结】

    苏霍姆林斯基对朗读教学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研究。他明确指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超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超过200小时以上。历来的语言学家都高度重视朗读。李庆安(2002)指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朗读和拼写技能。由此看来,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笔者对所执教的三个班级进行了一年的朗读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分层指导,适时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并把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来作为作业,定期加以展示,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如今学生的英语语感很强,有积极的英语表达的意识,课堂已然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氛围,不仅英语成绩提高很快,学生还用英语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口味到了快乐学习的滋味。 

  

参考文献:王金敏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7年1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关于小学英语朗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王薇